 |
|
 |
|
蛟河市天岗镇森远石材加工厂
地 址:吉林蛟河市天岗镇春江村302国道森远石材厂
电 话:13294444800
传 真: |
|
 |
|
|
|
 |
|
发布时间:2025/9/8 14:59:10 浏览次数:16 |
|
一、环保特性:从开采到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优势
- 低碳开采与资源集约
- 政策驱动:吉林省通过规划管控(新设采矿权最低规模30万立方米/年)、总量控制(矿山数量“只减不增”)和生态准入(铁路两侧禁止新设采矿权),推动产业向集约化转型。例如,天岗石材产业园设计生产规模达7500万立方米/年,而市场需求仅3000万立方米/年,资源利用率显著提升。
- 技术革新:引入亚洲最大金刚石多股绳锯,单次切割产出56片高端大板,生产效率提升50%,能耗降低20%;冬季通过标准化厂房实现全年生产,设备利用率提高100%,单位产品能耗下降30%,碳排放减少25%。
- 循环利用与废弃物“变废为宝”
- 石粉深加工:鸿源绿洲项目年处理石粉150万吨,转化为陶瓷、玻璃等原料,实现“吃干榨净”。
- 碎石再生利用:厦桥建材项目处理园区全部固体废弃物,生产再生骨料用于道路铺设,减少天然砂石开采。
- 水资源循环:加工企业配套污水净化装置,实现生产用水零排放,单厂年节水超10万吨。
- 环境友好型材料属性
- 抗冻耐腐:适应-30℃低温,减少冻融循环导致的材料破损,间接降低环境影响。
- 低吸水率(0.13%):不易受潮变形或褪色,减少维护过程中的环境负担。
- 辐射安全:属于国家A类装修材料(辐射剂量率≤0.23μSv/h),可用于所有民用建筑内装饰,无使用限制。
- 生态修复与碳汇增值
- 矿山覆绿:天岗产业园累计绿化矿山面积超50万平方米,种植耐寒树种10万余株,区域植被覆盖率从65%提升至85%,水土流失率下降70%。
- 碳汇交易:部分企业参与东北林业碳汇交易试点,通过植被恢复增加森林碳汇,实现“生态效益变现”。
二、可持续发展路径:政策、技术、市场与生态协同发力
- 政策引领:从“粗放扩张”到“绿色集约”
- 吉林省通过《天岗园区石材行业生态环保“提档升级”整治方案》,强制淘汰落后产能,推动企业向绿色开采转型。例如,禁止“大矿小开”“一矿多开”,从源头杜绝低效开采。
- 技术创新:智能化与立体化开采
- 立体式开采:通过打通隔离带、整合矿山资源,实现大规模作业,荒料产量提高30%以上,成荒率达40%。
- 智能化装备:引入多股绳锯、无人机巡检等技术,减少人工干预,降低安全风险与能耗。
- 市场拓展:从区域品牌到全球标准
- 高端市场突破:产品应用于成都天府机场、海口美兰机场等国内标杆项目,并出口日本、韩国、吉布提等国际市场。
- 标准制定权:参与编制《地铁工程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》等4部行业标准,掌握绿色建材技术话语权。
- 碳足迹认证:部分企业获得全球回收标准(GRS)认证,吉林白石材成为全球首个通过“低碳产品”认证的花岗岩品种。
- 生态闭环:全产业链绿色化
- 循环经济模式:构建“开采-加工-废弃物利用”闭环,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95%以上,每吨石材附加值提升40%,企业成本降低15%。
- 绿色矿山认证:推动新建矿山、已设矿山及剩余储量不足3年的生产矿山达到绿色矿山标准,已有3家企业通过国家级评审。
三、行业影响与未来展望
吉林白石材的绿色转型已推动东北石材产业从“规模扩张”向“价值创造”跃迁,带动全国超200家石材企业跟进绿色改造。其成功经验表明,天然石材产业可通过政策引导、技术革新与生态修复实现可持续发展。未来,随着碳汇交易、绿色金融等机制的完善,吉林白石材有望进一步巩固其“绿色建材标杆”地位,为全球建筑行业提供低碳、耐用的解决方案。
本文出自蛟河市天岗镇森远石材厂:http://www.ytsy.net |
|
|